🌹【拼湊被愛的記憶;重組愛的能力】
如果,世間所有的相遇,都是久別重逢;那麼,我能夠擁有幾次的久別重逢,是在相聚之後,從此不再離開?
小時候,父親帶我去基隆訪友。我們在港邊停留,看著停泊輪船,聞著魚鮮腥味,夾雜燃油的氣息。那年的我,小到可以讓父親扛在肩上,而瞬間得到夢想的視角。天真,無敵。
當地友人,招待我們吃海鮮。父親很會處理魚頭,但他總記得把大大的魚眼睛,放進我碗裡。那是我們父子之間的小默契,滑順的口感中有著耳聰目明的期許。
午餐後,父親牽著我的手,晃進傳統市場,採買魚蝦回家。這一直是他的好習慣。無論工作多累、路程多遠、手頭多緊,都會大包小包提很多「等路」,不曾讓倚門守候的母親失望。
儘管傳統市場四周,瀰漫著港邊的氣味,甚至混雜更多嗅覺的刺激,加上濕濕黏黏的地板,嘈嘈雜雜的聲響,我都以為那是一種雖非日常、但很生活的浪漫。
童年的幸福記憶,曾經因為青少年時期的灰暗過程,而不再光彩動人。尤其在失學的那段日子,我完全忘記自己曾經如何被愛。經過重考,上了高中以後,在亟需慢慢重建自我的人生階段,一位愛釣魚的同窗,常邀我到八斗子陪他釣魚。
重返基隆,看到大船入港,想起兒時碗裡的魚眼睛,無限感傷。天真依舊,卻不再浪漫。
現實生活的挫折與打擊,讓我深深覺得自己辜負了父親的期待。
即使身高已經長到超過一百七十幾公分,我的視角依然無法超過童年時,被父親扛在肩上的眼光。
關於海洋的遼闊、離別的滄桑,我其實都是長大以後才漸漸明白的。
後來的我,在人生不同階段、跟不同的工作夥伴、或交往對象,多次重返過基隆,以及附近的漁港。當透過海風傳送的魚鮮味,喚醒兒時幸福記憶的畫面,我就能和自己的內在小孩久別重逢。
然而,他從不慰留我,只是一次又一次的目送我離開。
於是,我又繼續漂流在人海。
直到父親過世後的這十幾年來,我每一次經過每一個漁港,都會重新溫習海風裡的魚鮮味,彷彿在畫布中一次又一次重新描繪,過去生命中曾經被愛的痕跡。
而其中被愛過的每一條線段,都有很深刻的意義。即使零碎、片段、曲折,都能重新組合出強大的力量,支持著越過中年山丘的我,傷痕累累後再繼續踽踽獨行。
熟年之後的我,終於懂得回來疼惜自己。接受不完美的人生、以及不完美的自己。
🌿🌿🌿🌿🌿🌿🌿🌿🌿🌿🌿
🌿
🌿 被愛過的每一條線段,
🌿 都有很深刻的意義。
🌿 即使零碎、片段、曲折,
🌿 都能重新組合出強大的力量。
🌿 讓我們學會接受
🌿 不完美的人生、
🌿 以及不完美的自己
🌿
🌿🌿🌿🌿🌿🌿🌿🌿🌿🌿🌿
🎉摘錄自吳若權最新作品:
《愈成熟,愈天真:與自己的內在小孩重逢》
獻給渴望療癒、不忘初心的你,那些關於愛與原諒的故事。
☕️疫情升高期間,在家讀書,平靜身心;
博客來:http://bit.ly/3bqSAk5
單本79折,2本75折,請與好友共享。
🌴全台灣實體書店同步登場,星馬請洽大眾書局。